促進學生探究與知識建構的成功教學設計

 

老師如何建構關於知識建構的知識

此頁面會介紹什麼:

「知識建構教師網絡」的歷史及發展

自2001年起,香港大學教育應用資訊科技發展研究中心和教育學院推出了多項由不同機構撥款的計劃來向學校介紹知識建構及相關的科技。多年的努力累積了豐富的網上資源供老師和學生參考。計劃逐漸組織了一群來自不同中、小學,對知識建構有熱誠、有將知識建構應用於不同學科上的經驗的老師。他們更願意組織一個知識建構的專業社群來輔助對這個教學法有興趣的老師。因此,香港大學教育應用資訊科技發展研究中心在2006年推行了一個由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教育局撥款、包含借調老師的知識建構計劃,為網絡的學校、老師提供諮詢和支援服務。

早期主要由大學導師直接與參加的學校及老師協作。自2006年成立「知識建構教師網絡」後,支援的模式有所改變。大學導師支援老師導師,而老師導師與所屬學校和其他學校的老師協作。這些老師導師以借調的形式抽出部分時間來提供支援工作。隨著教師網絡逐漸擴大,參加的老師會不斷以不同的速度進步。運用導師培訓的模式,新參加的老師將會負擔起支援其他老師的角色,再而變成導師來維持知識建構教師網絡的持續發展。

老師的專業培訓活動包括::

  • 大學導師與借調老師的定期會議
  • 知識建構老師工作坊
  • 課堂實踐
  • 到訪及支援學校
  • 專家的支援
  • 發佈會及學習成果分享會
  • 老師透過「知識論壇」作反思及協作

(10分鐘版本 – 中文發音、無字幕)

(完整18分鐘版本 –中文發音、英文字幕)

「知識建構教師網絡」的發展

馮老師分享她應用知識建構多年的經驗和對教師網絡發展的感想,也為新參與計劃的老師提供一些建議。馮老師首先解釋如果在學校的層面能得到各方面的支持、配合,對老師知識建構的工作會有莫大幫助。

剛開始應用知識建構時,老師應該由班開始實行,再慢慢拓展到整級。像同學協作一樣,老師亦可以跟其他老師協作,大家一起商量、互補不足。老師們經過討論、反思、聽取意見,便能夠有所成長。

網絡教師的感受分享

老師如何在導師的支援下成長

參與老師L:
我覺得她[mentor]做得好好…她的好處是她guide 我也是一步步,她知道我幾時需要什麼就給我什麼,例如假期前她知道要做功課(聽電話中)……她說「長假期讓他們返去寫東西,快些想一個theme出來。」她好努力,有時晚上都會打電話給我,她自己已經好忙,但是她仍與我商量說什麼theme、說什麼故事、哪一個故事會好一些,哪一個故事會多些東西引起他們的討論…她經驗豐富,提醒我想一些提材…現在我們真的會好自然地看到他們有一個growth、一個vocabulary growth。她在適當的時候就會幫手做assessment。我真的好多謝她!

老師導師如何在大學導師的支援下及支援其他老師的經驗中成長

借調老師A:
我最深刻的就是和Ms L 建立KB 的感覺,因為初初她是很抗拒,慢慢地理解一樣東西是需要很多的包容…其實discussion database的顯示是很重要的,啊,原來這樣是做得到的。我記得在這個過程裡都受到質疑,她問「你又不是教英文,不是教小學」我只能夠盡量去理解,不是我教你怎樣去做,而是我們一起去做。其實那個感覺都是很好的…這令我有成長,有學習,我覺得這是一個好好的經驗…因為她是一個資深的老師,她的學識很豐富,她會問為什麼會這樣,為什麼不會這樣,那你的腦就要動了,要解釋給她聽。剛才我出學校,那種挑戰都很大的,但是有challenge,我才會去思考,所以我說之前做過report,我真是用了很多時間去寫,我每次都想得很清楚,我覺得自己有進步的…但另一方面我的進步是要對學校的,因為你借調了出去,你能不能幫到同事呢?這是很重要的,我覺得真是做得到的。因為通過seconded teacher 的會裡,有經驗的老師分享,scholar 的一些意見,幫到我們personal development。

老師導師如何利用借調的時間在所屬學校推行知識建構及增加對知識建構的認識

借調老師F:
我都有少少自豪,我們是年年都有做(KF),以及年年都開始「捲入」(吸引)更多的老師去做。由第一年開始,第一年是兩個老師做;到今天,基本上有八個至九個老師都碰過這東西(KF)。對於這東西(KF) 我覺得對學校的發展是一個好的開始。我覺得我在過去那一年,對於整個KF,我就熟悉了很多,對KB 的概念我就比較清晰。以前我就都知道一些,但都是片段式的…今年我就覺得有很大的進步,對我來講,對於整個KF 所有的東西,我都比較熟。而且對個設計,和怎樣用其他的統計去幫我做assessment,都有一個好大的進展。我今年亦有多點時間去幫其他同事 (secondment),以前就比較難,今年我就幫自己的同事做和幫外面做。幫自己同事做,我自己就覺得是算是比較成功的經驗,我都好滿意。以整個過程來說,我都能夠跟進。以前不是這樣的,以前只是告訴同事「這樣做啦」間中問下他(同事)做成怎樣,他又說說,就這樣便作罷,沒有時間去觀課,沒有時間去備課。今年我覺得對我們的科是一個好大的轉捩點,即是之前覺得「做﹗有意義,那就去做啦」,但沒想過細微的東西。現在我想我們可以重新去把它整理得整整齊齊,希望任何人可以「拿到上手」(接觸這件事),基本上都知道應該怎樣去做。

知識建構國際協作活動

自2004年起,「知識建構教師網絡」展開了國際協作活動。老師和學生透過「知識論壇」及視像會議作互動、協作。他們更有機會到海外參加每一年在暑期舉行的知識建構國際活動,與他們的協作夥伴見面、再次協作進行知識建構。

林老師有豐富的國際協作經驗。他曾經跟加拿大、西班牙、英國及墨西哥的老師協作。在第三年的協作活動中,林老師的學生首先作個人的探究,跟著在視像會議中跟協作夥伴分享想法和數據,最後在「知識論壇」上協作、創新。

老師和學生在國際協作活動中均有所得著。羅教授認為如果單靠個別網絡,它的發展是有限。不同的網絡可以互相學習和建構,達至更快速的發展。知識建構國際協作活動中的網絡都有共同目標,但個別的創新發展及實踐知識建構的方法不會受限制。國際協作活動是在尊重各地特殊環境、課程要求的前提下,不斷共同進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