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進學生探究與知識建構的成功教學設計

 

知識建構

促進學生探究與知識建構的成功教學設計
二零一二年二月十八日的主題演講

從探究式學習到知識建構:令學生參與概念的改進

(節錄 加拿大多倫多大學知識創新與技術研究所Carl Bereiter 教授及 Marlene Scardamalia 教授在二零一二年二月十八日「促進學生探究與知識建構的成功教學設計」研討會上的主題演講)

為了應付未來教育上的變化,學生其實不需學習所有現有知識來創造新知識。改善原本的想法亦是一個可行的解決方法,而知識建構(knowledge building)已被視為另一種可在那旅程上協助學生的辦法。

知識建構不但只要求學習文化遺產(即現有知識),同時還需要創造新知識。這是基於要創造新知識就必先學習的假設。對現有知識沒有一個充分的理解是不可能辨別甚麼是新知識及推進該領域的發展。因此,通過知識建構就能實現學習及創新。

大部分教育課程都是使用一些有效的作業和活動讓學生明白他們應該學會甚麼。很多學生可以貢獻的想法都只是課程次要的部分而沒有被討論。相比之下,知識建構是建基於一個對課程截然不同的看法上。學生的想法成為中心,引導著他們需要探索甚麼和可以推進知識領域中的哪一個方面。再者,作業和活動應該與這個大方向相稱。學生便可以自由地進行探究並好像其他創造知識的人般改進自己的想法。

任何成功的教學法都會融合一些學生想法的討論,而任何成功的教育課程都會確保完成時學生的概念有所改進。傳統教學往往忽略了學生能提供的想法,並依靠有效地講解要求學生領略的概念來提升知識水平。就兩個廣泛被用來應付教育改革的教學方法來說,這個觀念是真確的。首先,概念改變(conceptual change)教學法是先聆聽學生的想法,然後老師有責任用更深刻的概念來對比學生的誤解或天真的想法以達致概念的改變。第二,引導發現(guided discovery)教學法運用老師設計的活動促進學生建構或重建與課程目標一致的知識。這兩個教學方法都是由老師負責改進學生的概念。

知識建構是探究式教學方法的其中之一。它提倡讓學生集體負責概念的改進。跟所有科學家或發明家一樣,學生們都會意識到世界上有我們不還能理解的事情。因此,他們會明白改進概念的需要及願意為這件事集體負上責任。

如果學生要承擔這責任,他們需要有權利去決定知識上的漏洞在哪裡及應該前進的方向。為了讓學生集體運用追求知識的自主能力(epistemic agency),學生的概念必須在這個世界上擁有像工具一樣的存在。這些概念跟個人信念或觀念不同,它們比較像在知識型組織及社會擁有公共生命的理論和發明。換句話說,那些概念不再只是在腦海裡一個想法,而是一個可以供人使用的工具、一個可以讓別人建構及改進的概念。在一個網上的環境紀錄這些概念讓它們可以被重溫。如果一個學生看到同學的想法而且覺得它跟自己的理解不吻合,學生可以提供證據去解釋為甚麼會有不同的理解。因此,學生不只負責自己的知識增長,而是提升社群的整體知識水平。

概念的產生是自然的,但它的改進並不是。維持概念的改進更是困難。知識建構假設所有概念都是可改進的。這樣,學生便會覺得自己有能力改進所有概念,亦代表他們能跟可敬的愛因斯坦和達爾文競爭。

實現概念的改進需要一個從信念模式(belief mode)到設計模式(design mode)的根本性轉變。基本上,大部分時間教育都是用信念模式進行的。信念模式假設世界上有一些信念,而學生持有其中一個信念。在學習過程中,學生越來越懂得表現他們對那個信念的理解。信念模式包含爭論、收集和衡量證據、接受、拒絕及選擇。相反地,大部分創造知識的人都生活在設計模式裡。他們會提出如以下的問題 ---「這個想法有甚麼好?」、「我能夠解釋它嗎?」、「它是否能容納所有意見?」及「有甚麼問題是我不明白的?」他們不是在試圖獲得一個信念,而是在從事理論的發展。

最後,知識建構不同於其他探究式教學方法因為學生們集體(1) 思考現實的問題和分享真實的想法;(2) 分析小組裡提出的主要概念及它們怎樣轉變;(3) 擁有對他們正朝著哪個方向改進、理解上的問題及概念怎樣配合課程要求的意識;(4) 知道概念如何得到改進;及(5) 知道如何作為一個群體最能改進那些概念。因此,最快達到一個知識建構社群的方法就是讓學生致力投入改進個人的概念,而且是作為一個群體致力提升整體的知識水平。